时间:2023-02-01 12:39:19 | 浏览:229
说起这个人,其家族显赫至极,《新唐书》称赞其家族与唐朝同兴衰,家族之盛、前所未有。他不仅六次拜相,仅唐朝一朝,其家族便有八人为相,史称“八叶宰相”。此外,他还是梁朝皇子,他姐姐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皇后。
《新唐书》原文是这么称赞他们这个家族的:“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实际上,其家族之盛,远不止是在唐朝,应该说在整个中古史上都是名门望族。
这么牛的一个人,他是谁?
他就是萧瑀。
萧瑀,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之子,梁靖帝萧琮的弟弟,他姐姐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的皇后--萧后。
在讲述萧瑀的传奇故事之前,咱们必须得先介绍介绍老萧同志的一个性格特点:耿直。
耿直到什么程度呢?
针对老萧同志这个耿直,唐太宗还专门说过他:“你老萧为人处事很耿直,这是对的。但是有时候太直了,直得有点过。”唐太宗原话:“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然善恶太明,或有时而失。”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萧瑀同志的这个特点呢,因为接下来的几个事都和这个有关系。
先说说萧瑀在隋朝时候的一件事吧。
萧瑀 画像
萧瑀和他姐姐萧皇后关系特别好,萧皇后非常疼爱自己的这个弟弟。
隋朝建立时,萧瑀才6岁;他跟着哥哥萧琮(西梁靖帝,西梁是南梁灭亡后,北周扶持的附属政权)归顺隋朝、定居长安的时候,也不过12岁、13岁上下;他姐夫即位的时候,他29岁。所以,可以说萧瑀是他姐夫隋炀帝和他姐姐看着长大的。再加上这家伙从小就很聪明、有才华(“爱经术,善属文”),因此,隋炀帝和萧皇后特别喜欢萧瑀,对他宠爱有加。
可要是老萧同志的耿直劲上来了,是谁也不行,谁也不认,哪怕是他姐夫隋炀帝。隋炀帝耽于逸乐、沉湎酒色、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还屡兴军事。萧瑀非常看不惯。
看不惯就提意见。提意见不听,那就接着提、经常提,以致于后来隋炀帝都有点烦这小子了。(史载:数言事忤旨,稍见忌。)
隋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第三次进攻高句丽。
孰料半道杀出来一个程咬金,隋大业十一年,突厥始毕可汗率领精锐大军,把隋炀帝给围困在雁门关了。
紧要关头,萧瑀给他姐夫出了一计:“你向高丽下一道明诏,说赦免高丽,不讨伐他们了,专心打突厥。关键是,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突厥。”
隋炀帝采纳了萧瑀的策略,结果还真解围了(“果解围去”)。
突厥撤了之后,隋炀帝感觉哪里不对劲,越琢磨越不对劲,总感觉被小舅子给忽悠了。
于是,隋炀帝在接见大臣的时候,对他们说:“突厥能把朕怎么着?!突厥根本就不算个啥事。萧瑀你小子一贯就反对朕攻打高丽,纯属是趁突厥未撤之时,忽悠吓唬朕!”(《新唐书》隋炀帝原话:突厥何能为,瑀乘未解时乃绐恐我!)
隋炀帝 画像
于是,萧瑀被赶出朝廷,贬为河池郡太守。
俗话说:禀性难移。老萧同志更是如此,在隋朝耿直,到了唐朝依旧这么认死理。
萧瑀六次出任宰相,六次被罢免。(这很有可能也是个记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个脾气。
咱们说说其中一回。
贞观元年(627年),有一次上朝,唐太宗正与文武大臣商讨朝政。讨论到一件事时,老萧同志与另一位宰相陈叔达意见不同。
意见不同,那就大家慢慢商量。结果,说着说着,这俩老头竟然吵起来了,据说还很激烈。并且俩人激动的言语与表情把满朝大臣都给带动起来了。
朝堂上,两派意见不合的大臣们,也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也不管是当着什么人,吵成了一团。唐太宗多次劝阻也不见效。
大家注意,这是贞观元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不久。李世民心想:“好啊。你们这帮老头,是真不把朕放在眼里啊。”
于是。李世民大怒。一怒之下,掀翻桌子,拂袖而去。
很快,从宫里传出来一道圣旨,大意是:“萧瑀、陈叔达身为宰相,百僚之首,御前议政竟毫无礼数,大吵大嚷,有失体统!这是对朕的不恭敬。你俩啥也不用干了,回家闭门思过去吧!”
可是,萧瑀回来后,倔强劲又上来了。不对啊,虽说和他老陈吵了两句嘴,但这都是为了你老李家江山啊。越想越气,越想越恼。据说,都给气病了。
唐太宗 画像
唐太宗听说后,又是说好话,又是结亲家,不久后又恢复了他的相位。老萧同志这次罢相,到起复,前后一年。
兰陵萧氏会馆(咖啡随笔原创)兰陵萧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为顶级门阀之一。其本来是为北来次等士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从此成为南朝高门,一百多年间,出了21任天子,40多位宰相!唐代时也出了十个宰
前段时间大火的《陈情令》,除了“忘羡cp”让广大粉丝磕得上头无法自拔,剧中五大修仙世家共治天下的背景设定也贡献了不少话题度和讨论量。比如兰陵金氏,家风奢靡,子弟骄矜,在世家门派中独竖一帜,被网友们各种调侃。历史上的兰陵郡在今天的山东地区,曾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是在此生活萧姓人的祖祠。祠堂内的对联碑记无声地诉说着萧氏一族的来历、荣华和繁衍。萧氏祠堂的大门上刻着一幅对联:兰陵开八叶,木本荫千枝。表明了萧氏祖居地是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迁而来。“开八叶”,指的是
位于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白云区萧姓的祖祠。祠堂内的对联、碑记无声地诉说着萧氏一族的来历、荣华和繁衍。据记载,鸦岗萧氏是千年世家兰陵萧氏后人,始祖萧君举1274年初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鸦岗,落户鸦岗后又在黄石街马务、钟落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四大家族之一,顶级门阀。兰陵萧氏为兰陵郡(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望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至西晋末年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
南朝自公元420年至589年共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裕建宋,萧道成建齐, 萧衍建梁,陈霸先建陈。其中萧道成和萧衍出身同一家族——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开基于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共有492位皇帝,其中16位出身于兰陵萧氏家族,中国历史上的齐、梁两朝,皆由兰陵萧氏家族所建立。仅此一点,即可说明兰陵萧氏家族在中国古代众多世家大族中的幸运和特殊。作为世家大族,兰陵萧氏家族近一百一十年的发展历程浓
两晋时期,由于“永嘉之乱”,大量士族南迁。而萧氏一族也从山东兰陵迁至江苏武进一带,并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仍以兰陵萧氏相称。隋炀帝皇后萧氏,就是出自于南兰陵,曾侍奉六位皇帝,艳名远播,广为人知,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兰陵萧氏男丁更是人才辈
晋朝永嘉之乱后,高门望族纷纷南迁。兰陵萧氏家族也是其中一员。南兰陵郡主要在今江苏武进市西北,这也是兰陵萧氏的主要聚居地。上至王侯卿相,下到文人墨客。萧氏一族皆有俊彦。兰陵萧氏第一个比较显赫的人物是刘宋王朝的皇太后萧文寿。宋书武帝纪记载:宋武
兰陵萧氏,本轩辕黄帝之后,殷商王室,商纣王帝辛之庶兄微子启,开启宋国,传13代至萧叔(名大心),因公封于萧,自此有萧国,后裔以邑为氏,是为萧氏之始。萧叔传20世至萧何,萧何传25世至南朝梁武帝萧衍。唐朝290年间,萧衍之后,自玄孙萧瑀,至1
在南北朝乃至隋唐,兰陵萧氏无疑是顶级世家之一,在南朝时出了齐梁两朝天子,而到了唐朝也出现了十位宰相。萧氏在南朝的崛起主要归功于一个女人——萧文寿,南朝第一帝刘裕的继母。因为这重关系,兰陵萧氏在南朝开始显赫起来。但是要推一个兰陵萧氏的代表人物
说起这个人,其家族显赫至极,《新唐书》称赞其家族与唐朝同兴衰,家族之盛、前所未有。他不仅六次拜相,仅唐朝一朝,其家族便有八人为相,史称“八叶宰相”。此外,他还是梁朝皇子,他姐姐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皇后。《新唐书》原文是这么称赞他们这个家族的:
南朝齐(公元479年~502年),南朝第二个朝代,兰陵萧氏萧道成所建,历七帝,享国二十四年。齐宣帝萧承之,南朝宋名将,晋兴县男齐高帝萧道成,南齐开国皇帝,布衣素族,平乱四方,建立南齐,因病驾崩齐武帝萧赜,早年英武,立储称帝,励精图治,晚年去
梁与北魏梁与东西魏西梁隋末萧铣梁文帝萧顺之(追封),萧衍之父梁武帝萧衍,诛除东昏,代齐建梁,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梁魏争霸,虔信道佛,引狼入室,身死台城梁简文帝萧纲,宫城陷落,临危继位,候景专权,屈辱被杀梁淮阴王萧栋,候景拥立,被囚密室,逃出
参考资料:1、《南史.梁宗室列传》2、《梁书.武帝纪》3、《新唐书.宰相世系列表》申明:1、此表尚不完整,只是粗略的一个版本,还需要进一步精修。2、若此图不清晰,可私信发高清PDF版本3、有意愿的朋友,欢迎一起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