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兰陵变枣庄,九原变包头,中国的地名越改越土,郭沫若:怪我咯?

2022-10-05 14:32:39 4225

摘要:老覃在去年7月份写过《鲁迅有骂过郭沫若是狗吗?你对郭沫若了解有多少?请别再瞎起哄了》一文,文中提到,这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味批判和嘲弄郭沫若,说郭沫若是个草包、软骨头,专干掘皇陵、毁古迹的坏事,甚至还编了一个段子,说鲁迅...



老覃在去年7月份写过《鲁迅有骂过郭沫若是狗吗?你对郭沫若了解有多少?请别再瞎起哄了》一文,文中提到,这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味批判和嘲弄郭沫若,说郭沫若是个草包、软骨头,专干掘皇陵、毁古迹的坏事,甚至还编了一个段子,说鲁迅和郭沫若互怼,鲁迅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之句。为此,老覃对这些诬蔑、毁谤之说进行了一一辩驳。

然而,近来,老覃又看到,网络上又有人给郭老增加了一条新的“罪证”,说他胡乱改地名。

说现在很多优美的地名被改得很土,如兰陵被改成了枣庄,九原被改成了包头,庐州被改成了合肥,幽州被改成了保定,汝南被成了驻马店,常山被改成了石家庄,徽州被改成了黄山……这全是郭沫若之过。

这些人的依据是什么呢?

他们说,郭沫若在1964年写了一篇文章《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文章中提出为了为利于书写以及日常的沟通交流,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改地名。

于是,陕西在当年就改了14个地名,把盩厔县改为周至县,把郿县改为眉县,把鄜县改为富县,把葭县改为佳县,把沔县改为勉县,把栒邑县改为旬邑县等等。

全国各地随之效仿,兴起了一股改地名热潮。

他们说得有鼻子有眼。

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郭沫若的《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我读过。

里面讲的是怎么简化文字和推动文化普及的事。

关于文字简化的事,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了。

比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曾疾呼:“尽改汉字为拼音文字。”

之后的钱玄同、陈独秀、鲁迅、刘半农、蔡元培等人都有过“废除汉字”的呼声。

这些人的看法是,中国落后于西方,在和西方的交流上存在障碍,影响到了思维的发展。

毛主席也说过“文字必须要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话。

不过,毛主席的关注点不只停留在与西方的交流面上,他更多的是觉得汉字繁多、难写、难写,不利于全民学习,中国文盲基数太大,改用拼音有利于扫盲,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提高。

新中国建立后,文字工作者开始研究文字改革。

1958年,逐步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与之相配合的是文字的简化,即由繁体字变为简体字。

郭沫若的《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该文的核心内容是: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有四万四千九百八个汉字,但是,一般知分子所日常使用的字大概为五六千。实际上,在普通的交流中,有三四千汉字已经足够了。因此,郭老认为,汉字必须加以整理,首先是大力压缩通用汉字的数量。

怎么压缩呢?

他举了个例,说大家起名字,尽量避开生僻字。而对于好些带有生僻字眼的地名,可以依照把酆都改为丰都,把雩都改为于都的成例,把它们改换成同音的常用字。

不用说,郭老的想法和提议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陕西省委也是觉得郭老的想法和提议有道理,所以对盩厔、郿县、鄜县、葭县这些带有难写、难读生僻字的地名进行了更改的。

真的,这没什么不好。

话说回来,像兰陵、九原、庐州、幽州、汝南这些并不含生僻字的地名,本来是不用更改的,为什么却被更改了呢?

历史上,似乎就只有王莽对改地名有非常特别的癖好了。

其他人都不会有事没事地众多地名来一番翻天覆地的大更改。

郭老也一样。

像兰陵、九原、庐州、幽州、汝南这些地名演变,都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这么说吧。

在古代,地名的更变,往往基于下面这几种原因。

一、因避讳而改名。

比如唐朝为了避代宗李豫的讳,就把豫州改名为了蔡州。

二、因行政级别变动而改名。

比如恭州、端州、博州、秀州、瀛州、巩州等地,在宋金元时期由州升府,分别改成了重庆府、肇庆府、东昌府、嘉兴府、河间府、巩昌府。

三、因为征服而改名。

比如宋徽宗征服了歙州人方腊发起的起义后,就把歙州改为了徽州。

四、纪念某事而改名。

比如汉武帝出游,收到了擒获南越丞相吕嘉的好消息,就把当时他足下所踏之地改名为获嘉县。

在1914年,国民政府也兴起过一次“改定各省重复县名运动”,主要是针对重复的地名进行了修改。

新中国成立之后、郭沫若写《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这篇文章之前,也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地名更改潮。

第一次改名潮,发生在1951年。当时,政务院下发文件,要求清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归绥、迪化、景化、懋功、镇南关等等全被更改了新名称。

第二次改名潮,发生在1956年,是由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出台而导致的。

老覃的家乡玉林,原名为鬰林,就是在这次改名潮中被改成了玉林的。

不用说,由“鬰”改成“玉”,给无数人带来了便利。

所以说,“兰陵变枣庄,九原变包头”之类的事,真不能怪郭沫若。

拿兰陵和枣庄的关系来说,也不是“兰陵变枣庄”那么简单。

是在公元前380年,楚国占领鲁国次室亭,置兰陵县邑,旧址在今兰陵县兰陵镇。

之后的秦、西汉、东汉都设置有兰陵县,属东海郡,但县治并不固定,区划变革也有了变化。

西晋惠帝元康初年,朝廷设兰陵郡,郡治在峄县境内。

隋、唐、宋都设有兰陵县,县治变化更加大。

到了元代,兰陵县被分成峄州和沂州临沂县。

明清两代,兰陵地名已经消失。

而元代的峄州在明朝时降为了峄县。

峄州和峄县的治所都在现在枣庄市峄城区。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

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次年改建山东省直辖市。

前面说了,兰陵县在元代被分成了峄州和临沂县。

临沂县之后曾多次改名,有过边联县、赵镈县、苍山县等等名称。

到了2014年1月21日,重新恢复为兰陵县。

所以,现在枣庄和兰陵这两个地名仍然存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